AI的爆炸发展一方面在不断刷新技术边界与产业想象,另一方面也在迅速从算力侧下沿之至终端应用,核心业务场景中创造实际价值。
典型现象就是从早期的算法迭代、算力囤积,推动了一批批算力厂商备受关注,到现在Palantir为代表的“企业级AI应用解决方案”模式承接了市场的增长红利,并在资本市场掀起了一段估值大涨的“神话”。
而作为AI浪潮下核心两极,“中美企业对标”已成人工智能行业的核心叙事,顶着“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第一股”头衔的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滴普科技”),在其赴港上市取得实质进展时,便迅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10月20日滴普科技启动全球招股,据信报财经新闻统计,截至10月21日21时,滴普科技招股已录得至少579.32亿港元孖展认购资金,认购超1630倍,是目前同时招股的4家新股中认购最火爆的一家。
业内人士表示,滴普科技认购火爆的逻辑不难理解。从当下来看滴普科技是市面上较少能与Palantir高度对标的服务商,两者均是基于深度数据治理、为企业运营提供前沿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而目前Palantir已成全球AI应用典范。而作为可与其对标,且离正式上市仅差一步之遥的滴普科技,自然承接市场对“中国版Palantir”的关注。若此次赴港完成上市,滴普科技将会有很大可能“复刻”Palantir的强劲增长曲线,兑现巨大的商业潜力。
领先的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解决方案
当前,AI在企业端的价值落地需要三个前提:准确、数据和安全。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解决方案,则是针对企业在AI落地过程中普遍面临的数据、集成、可靠性与安全,所提供的一套全链路、专业化的AI价值落地解法。
资料显示,滴普科技是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可助力高效整合企业的数据、决策运营及生产制造等领域专业知识,构建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为客户在运营决策和生产力提升相关核心场景,基于客户专属数据和业务知识逻辑提供符合企业级高精度零幻觉的专业AI数字员工。
同时,针对企业AI价值落地的核心痛点,滴普科技打造了FastData Foil数据融合平台、Deepexi企业级大模型平台为两大基础设施,并以此为基础构建FastData(企业级数据智能)与FastAGI(企业级人工智能)两大解决方案,分别聚焦于面向AI的数据标准化输出与支撑模型训练,解决模型高效部署与业务场景化应用落地。
其中,FastData Foil数据融合平台集湖仓一体、流批一体、统一治理等功能于一身,支持多源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管理,能够对更为复杂的企业数据进行分词处理,包括将长文本、公式、表格、图纸等进行识别、解析和处理,将其转换为大模型可理解处理的格式,为垂类大模型训练奠定了扎实基础。
Deepexi企业级大模型平台则可以通过监督微调(SFT)及强化学习(RL),让基础模型结合客户私有数据,形成了具备高度理解领域知识(极大降低幻觉)及推理决策能力的企业专属模型。配合运营智能体、生产力智能体和工作流执行智能体这三类AI智能体应用,为企业提供深度决策支持以及生产力增强工具。
基于两大基础设施的技术底座,滴普科技的FastData与FastAGI两大核心解决方案形成协同发力,分别从数据层与应用层切入,解决企业AI价值落地的全链路问题。

FastData企业级数据智能解决方案,能够通过构建高质量知识库,大幅提升数据分析效率和业务响应速度,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FastData企业级数据智能解决方案的营收为5903万元人民币,向上势能明显,较去年同比增长超66%,占总营收的44.7%。
而FastAGI基于自研Deepexi企业级大模型平台,可帮助客户作出更明智的决策并自动化其业务流程,例如针对零售企业,可根据运营数据进行实时解析与决策推演,作出爆款商品补货建议、门店运营快速评估等核心业务决策。
从实际运营效果来看,滴普科技的这两套解决方案已成功获得了市场认可。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累计服务283家企业客户,尤其在制造、消费零售、医疗和交通等高价值领域,实现了显著的规模化商业应用。
中国版“Palantir”,为什么是滴普科技
企业的强劲增长,往往根植于清晰的战略,滴普科技的商业逻辑便是例证:其打造的“数据-模型-应用”全栈式能力,勾勒出其业务的明确脉络,而这套闭环链路恰恰又与Palantir的商业逻辑契合。
Palantir的“Data+AI”双轮驱动模式,是其业务的关键“护城河”。具体来看,在Data侧,Palantir搭建了Foundry(用于商业客户)+Gotham(用于政府客户)作为数据底座,从本体建模的逻辑出发,专门用于融合来源各异、格式不同的数据,解决了“数据孤岛”的整合痛点。
而当数据经过深度治理后,Palantir又通过人工智能平台(AIP)作为核心应用,将数据转化为了实际生产力。这套“Data+AI”双轮驱动模式,不仅能确保AIP平台中的AI模型,能够基于企业专属数据进行推理,有效规避了“大模型幻觉”问题,还为企业提供了安全、可控的行动框架,持续为公司的最优决策提供赋能。
经过对比不难发现,Palantir提出的“Foundry(数据底座)+AIP(AI应用)”技术架构,与滴普科技构建的“FastData企业级数据智能解决方案(数据层)+FastAGI企业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AI应用层)”技术路径高度趋同,二者均围绕“数据治理-模型构建-场景落地”的全链路逻辑展开。
更关键的是,Palantir这套覆盖“数据-应用”的技术模式切实为企业解决了高价值场景下的决策效率与生产力问题。截至10月17日收盘,Palantir市值高达4226亿美元,充分体现了这类技术方案所具备的强大潜力与认可度。
同样的,以相同业务逻辑发展的滴普科技,在业绩表现上也是可圈可点。资料显示,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1.00亿元增至2.4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55.5%,2025年上半年营收进一步增至1.32亿元,同比大增118.4%。这与Palantir在2025年第二季度创下的48%的营收同比增长(收入首次突破10亿美元)相比,虽然处于不同量级,但都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出强大的增长惯性。
更为相似的是,两者的增长引擎是AI解决方案的强势爆发。滴普科技的FastAGI企业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2025年上半年营收已升至7307万元,同比飙升191.04%,占总营收比例升至55.3%。而Palantir同样将其增长归因于AIP平台的推动,其美国市场商业收入在2025年第二季度同比暴涨93%,AI平台已成为其最强劲的增长催
此外,滴普科技与Palantir在商业化策略上也不谋而合,主要体现在对于高价值客户的集中聚焦。Palantir专注于服务大型机构及企业,滴普科技则同样服务头部客户,聚焦消费零售、制造等本土高需求行业并深耕其复杂场景,截至2025年6月30日,滴普科技已累计服务283家中大型企业客户,其中复购客户达94家,占客户群的33.2%。。
更为关键的是,针对国内ToB市场,滴普科技还对“头部大客户”模式进行了深化与拓展,构建起独特的竞争优势,即通过率先服务头部企业以打磨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产品化复制与降本增效。
在市场竞争方面,相比科技大厂的标准化产品,滴普科技通过深度数据治理与自有大模型,能为企业构建专属模型及对应业务场景需求的企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并兼备数据私密性、专属性与更高产品性价比,这些组成可构成滴普科技的差异化优势。
因此从技术路径、强劲增长再到商业策略,滴普科技确实可视为中国版“Palantir”的本土化典型范例。
滴普科技,估值潜力可期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中国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市场规模达386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239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4%,表明出这一垂直新兴AI赛道的巨大商业潜力。
面对广阔的蓝海市场,作为中国版“Palantir”,滴普科技赴港上市正当其时。
当前,包括特专科技公司的“18C章程”在内,港交所通过一系列上市制度改革,坚定表明鼓励高科技企业赴港上市的决心,伴随政策利好的不断释放,今年以来赴港IPO市场持续活跃,尤其对高科技企业而言,正迎来一轮难得的上市窗口期。
港交所的政策红利之外,国家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表明要落实贯彻数据高质量供给与行业应用,此外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已正式出台,标志着“人工智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并设定了到2027年重点领域AI应用普及率超70%的量化目标,都为企业级AI应用落地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政策基础。
巨大的市场红利与相关政策利好,为企业提供了肥沃的外部成长土壤,而推动企业商业价值持续增长的核心引擎,始终还是内在的业务模式与竞争壁垒。
滴普科技既拥有Palantir已获验证的“Data+AI”核心业务逻辑,又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适应国内市场的本土化差异优势,与此同时,持续向好的业绩增速又进一步印证了其商业化能力的可行性,从政策、市场再到核心业务逻辑,这三者共同构成了滴普科技未来发展的价值支撑,也是其估值空间备受市场期待的根本原因所在。
发表评论